欢迎访问互联网康复学校官方网站!
logo

崇尚科学 播种健康

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构建现代文明和谐社会 

搜索
搜索

春 季 养 生

2021-07-11 01:16

春 季 养 生

一、 立春:每年公历2月5日左右为立春,立更开始的意思表示这一天起春天开始,万物有了生机。
二、 雨水:每年公历2月20日左如为雨水,表示少雨的冬季已过,降雨开始,雨量逐渐增多,并含雪散为水之意。

三、 惊蛰:每年公历3月5日左右为惊蛰,此时春雷响动。气温上升,经过冬眠的动物开始出土活动。蛰是藏的意思,动物入土冬眠为入蛰,古人认为其被春雷震醒开始活动,所以叫惊蛰。
四、 春分:公历3月21日左右为春分,为春季的中分点。
五、 清明:公历4月4日左右为清明,此时,天气晴朗,气候温暖,草木开始萌芽现青。
六、 谷雨:公历4月21日左右为谷雨,为雨生百谷的意思,雨水明显增多,谷物茁壮成长。
春季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说: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,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”。冬去春来,阳气开始生发上开,春风吹,气温升,冰雪融,万物醒,百草生,陈腐的物质逐渐消除,阴气开始减弱,阳气渐升,即所谓的推陈出新,自然界阳长阴消,生机盎然,气候变化较大的时期。
春季,又可分为三个阶段,古人称之为孟春、仲春和季春。孟春为农历1月公历二月,以立春至……《遵医人笺》说:“孟春之月,天地俱生,谓之发阳。”又称早春。第二个月为仲夏从……至……,《遵医人笺》说:“仲夏之月,厌于日”,此时阳气继续生发,植物出土生长。其中包含春分,春分是较重要节气与秋分一样是自然界阴阳达到平衡时期,春分这天,昼夜时差相符。季春是春季最后一月,《遵医人笺》说:“季春之月,万物发陈,天地俱生。”此时阳气更旺,阳光紫外线渐高,万物已推陈出新、生机盎然,风和日丽,春光明媚。
从五行、六气看春季时令特点,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,五种基本要素,六气是指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六种气候因素。中医认为五行和六气的运动,反映了自然界气候变化规律和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。春主木、主生、主风,气候多变(倒春寒)风为古人说:“善行而数变。
“一场春雨一场暖”雨渐增多,南北方稍有差别。(一) 春季人体生理变化《素问·厥论》说:“春夏则阳气多阴气少,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”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,阳气与自然界相应,春季人体皮肤腠理渐开,生理活动渐活跃。 春节陈病较宜复发,但死亡率低。
根据《内经》所讲的理论,春季应夜卧早起,到院中去呼吸新鲜空气,和暖地散步,活动筋骨,增强体力,头发不可扎得太紧,使其自然生长。
中医认为,养生效果,不仅限于本季节,还要为下一季节打好基础。如春季注意养“生发之气”,本季就不患病或少患病,而且到变季也不会有寒性病变发生。 春季风气当令,气候变化较大,特别是早春,气候变化更大,常有寒潮来袭,多出现乍暖乍寒的情况。再加之人体的皮肤已经开始变得疏泄,对寒邪的抵御力有所减弱,当此之时,应及时做到“虚邪贼风,避之有时”。
俗话说“春捂秋冻”是有道理的。癌症病人,体质虚弱,尤应随时注意增减衣服,切不可过早地暴去衣被。在饮食上也应由冬季的膏粱原味转变为清温平淡,多食新鲜蔬菜,少吃肥肉高脂肪食物,味道上应少食辛辣刺激性食品,尤应忌烟、酒。药物方面,防风通心丸是春天的良药,可用来“败”火和预防感冒。除以上调理外,还应加强锻炼,注意劳逸结合和增进营养,以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。
晨练要到花园里,树林里,江湖畔和草坪上进行散步、慢跑、打拳、做休操等。这些地方不仅灰尘、细菌少,温度适宜,而且富含负离子,可以提高人的供氧量,改善体内新陈代谢,调节情绪,增强体质,超到护肝的作用。
春季(春生),万物复苏,生机勃勃。养生者早睡早起,培养春天的生气。锻炼者适宜练动作较少的气功等。 这时期的进补宜温,有利于扶助正气,如麦、豉枣、橘、花生等。不宜食生冷粘杂之物,以免损伤脾胃。
晨练前应喝些热牛奶、蛋汤、咖啡、麦片等,以补充水分,增加热量,防止脑血管等疾病的突发。早晨参加户外活动,还要选择避风向阳、温暖安静、空气新鲜的旷野或草坪,不要顶风跑步,更不宜脱衣露体锻炼。当感到太热出汗时,运动强度要减小,速度要放慢,或休息一会儿,千万不可马上脱衣服,让寒风直吹。老年人体力弱,适当性差,故运动量一定要量力而行,不能逞强。宜多做些散步、气功、太极拳、广播操等舒缓的运动。
养生饮食 春日进补宜甘平,春天阳气渐渐升腾,自然界万物萌动,生机勃勃。温暖的气候影响着一切生物,人们也应根据这一时令的特点,进行适宜的进补,以保障生命活动。故《黄帝内经》说: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,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”。人体为了适应这一季节气候的变化,皮肤腠理由冬令的致密而疏松,在五脏中肝的功能活动也较为旺盛。故有“春旺于肝”之说。因此春补就要适当地注意到这一生理特点。
对此,孙思邈在其《备急千金要方》中就有“省酸增甘,以养脾气”之说。其意是要求少食酸味食物。春日肝木旺盛,酸味是入肝的,肝得酸味则肝木更旺;肝是克脾的,所以多食甘味食物(甘味是入脾补脾的),能增强脾的功能活动,从而可以抵御肝的克伐。不过,也不能完全机械地生搬硬套,应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。性味甘平或有清肝作用的补品有:山药、茯苓 、薏 仁、莲子、胡萝卜、菠菜、银耳、木耳、牛乳、枸杞、马兰头、荠菜、芹菜、小白菜、荸荠、菊花脑等。春季,温度变化较大,细菌、病毒开始大量繁殖,活力增强,容易侵犯人体而致病。所以,老人在饮食上应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无机盐。这些在水果和蔬菜中含量最多,如柑橘、柠檬、小白菜、油菜、西红柿、胡萝卜等。以下几种人适宜在春天进补:老人有早衰现象者;患有各种慢性病、体形消瘦者;春天气候变化大,受凉后容易反复感冒者。可食补的食物有:荞麦、薏 仁米等谷物和赤豆等豆类,此外还应进食桔子、苹果以及芝麻、核桃等。

春季精神养生抑怒法:怒是一种心理情绪,是七情之一。中医认为:“怒则伤肝”。所以说“情贵中和”。因此,要保持豁达大度。生气发怒,肝易阻而不易疏,尤其春季,更应做到心平气和,心胸舒畅,乐观开朗,以疏导肝气,从而达到养肝的目的。排解抑郁、制怒养肝、知足和气、文娱物情、春游赏景。

郑重告示:郭林气功网版权所有,转载本站文章\图片请注明出处 (如涉及有关事宜请与本站联系)电话:18669811251  邮箱:guolinqigong@163.com
QQ群"癌症康复学校总群":80112568   QQ群"郭林气功癌症康复学校":39188758   QQ群"癌症康复学校海外群":363120276
COPYRIGHT © 2011郭林气功 
鲁ICP备05007942号 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青岛  鲁公网安备 37020202000805号

log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