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出用药的八大心理误区
走出用药的八大心理误区
人吃五谷杂粮,谁能保证不生病?生病就得吃药,但往往有些人随意用药,盲目用药,不仅没治好病,还可能造成更大的危害。
误区一:药品价高疗效好 药品价格的高低,主要与它的原材料有关,原材料稀少,采集艰难,或工序复杂,药价便高,反之则便宜。药品价格和疗效不成正比,譬如:硝酸甘油每片不过几分钱,但它时下仍然是公认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“救命药”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,只要对症下药,不在乎药物价钱的贵贱。
误区二:盲目迷信新药 有的人总是要求医生开些新药,他们认为新药才是疗效好的药,特别是慢性病患者,总希望从新药中寻求立竿见影的效果。但一般来说,临床上对新药和刚进口药的实际效果和毒副作用的观察时间不长,有个探索、实践、检验的过程,其中一部分可能经不起考验而淘汰,所以不能盲目迷信新药。
误区三:迷信补药 有些患者认为,“有病者必虚,虚则必补”因此,生病就服用补药。殊不知,补药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,而非包医百病的万灵药,补药只适用于虚症患者,且虚证患者也有不同种类,尚需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用。若不加选择地滥用补药往往会加重病情。如高血压患者误服人参等补品,会使之血压骤升,甚至会发生脑血管意外的严重的后果。
误区四:迷信偏方治大病 一些患慢性病、疑难病的人,由于治病心切,往往盲目崇信偏方或秘方,不管是否对症,便冒然使用。偏方在治某个病时也许会有一事实上效果,但它毕竟只停留于感性认识,而未升华到理性认识,使用者多是知其疗效而不知为何有效,更缺乏对其副作用或毒性的了解。此外,偏方或秘方多是由非正规医生应用,方法不统一,也可因用法不当酿成大祸,更有那江湖游医用此作为招摇撞骗、谋取病人钱财的幌子。因此,切忌盲目崇信偏方、秘方,误已害人。
误区五;以多为胜 有的病人看病,见医生只开二三种药,便疑心药少治不好病。殊不知,医生处方用药是根据患者病情、体质及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因素综合考虑的,治病用药唯以能对症下药为原则,而非“韩信点兵,多多益善”临床喜欢开大处方的医生,疗效未必佳。
误区六:迷信抗生素 有些病人或家长一看到孩子感冒发烧不退就要求医生开抗生素,打吊针,把抗生素当成“万能药”,殊不知,伤风感冒是病毒所致,抗生至少对它无济于事。乱用抗生素,极易产生抗药性,而且会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,严重时还会造成生命危险。
误区七:认为中药无副作用 俗话说:“是药三分毒”,中药同样也不例外,只不过中药大多数作用比较缓和而已,其实中药也有其副作用,更何况有许多药性剧烈及有毒的中药呢,服之过多会引中毒,甚至也会危及生命。因此,正确的方法是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,通过辨证、论治,对症用药治疗,才会对健康和生命有益。 误区八:将普通药当补药 有些人经常购买丙种球蛋白为孩子注射,认为小孩能增强抵抗力。其实丙球只是对某些病毒性传染病有预防作用,而且只是一种暂时的被动免疫,不是什么病都能预防,盲目多用可能抑制自身抗体的产生,干扰其他疫苗的效果。有的人还将维生素当补药,其实维生素只能作为维生素缺乏症的治疗,随意多用甚至可以引起中毒。
【友情链接】日本郭林气功网站 马来西亚郭林气功研究会 癌友交流天地
郑重告示:郭林气功网版权所有,转载本站文章\图片请注明出处 (如涉及有关事宜请与本站联系)电话:18669811251 邮箱:guolinqigong@163.com
QQ群"癌症康复学校总群":80112568 QQ群"郭林气功癌症康复学校":39188758 QQ群"癌症康复学校海外群":363120276
COPYRIGHT © 2011郭林气功 鲁ICP备05007942号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青岛 鲁公网安备 37020202000805号
